您浏览过的商品

蛇毒怎么采集和保存

发布日期:2016-08-16

 武夷山特产|武夷山特产网  欢迎访问新站点!点击上面图片访问!

 

-----------------------------------------------------

一、蛇毒的临床应用

蛇毒是毒蛇腺体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含有复杂的蛋白质毒素,其成分是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还含有多种重要的酶类,这些物质和酶类具有很强的毒理作用,因而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普遍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近年来,研究蛇毒的论文很多,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目前研究蛇毒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蛇毒的化学成分和毒、药理作用的研究;二是抗蛇毒血清的研究';三是蛇毒应用的研究。我国对蛇毒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昆明动物研究所从浙江蝮蛇毒中提纯的磷酸二酯酶,该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从蛇岛的蝮蛇和江浙蝮蛇毒中分离出"蛇毒抗栓酶";解放军二三八医院与沈阳药学院合作,,从东北陆生的蝮蛇毒中分离出"清栓酶"制剂。根据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蛇毒有如下的药用价值:

1.抗癌作用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各国医学家正在将蛇毒的研究作为攻克这一堡垒的新的研究方法。1953年美国医学家哥拿切和杜克等人用眼镜蛇毒治疗115例癌症病例,发现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蛇毒对部分癌症病例,有使肿瘤生长缓慢,控制转移甚至完全变成瘢痕化的作用。1967年印度医学家拉柯特从印度产的眼镜蛇毒中提取出一种叫细胞毒素P6的物质,对吉田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他又从马来西亚红口蝮蛇毒中提纯出一种精氨酸酯酶,对癌症转移到血管壁上形成的斑块有消除作用。近年沈阳部队总医院利用蝮蛇毒配合化学治成骨肉瘤患者,使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2.蛇毒治疗胃、十二指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疗法虽多,但疗效不高。中国医科大学研究室用蛇毒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经钡餐及胃镜复查,仅用药30天左右,有5例完全治愈,1例溃疡缩小。临床实践还证明,利用蛇毒治疗消化道溃疡,具有止痛、增食和促进睡眠和增加体重的优点,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3.治疗脑血栓及脉管炎 解放军二三八医院,应用蝮蛇毒分离出来的清栓酶制剂治疗脑血栓及脉管炎800余例,治疗后观察,发现对脑血栓病人有促进睡眠和增加饮食的作用;

4.还有由中国蛇协会长林可干研究创立的SMBL-09系列的专有技术应用于心脑血管血栓病的防治取得显著效果,多年来一直临床应用.

二、蛇毒的采集

蛇毒的采集方法甚多,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一)咬皿法 采毒工具可用小玻璃杯、小瓷、碟瓷匙、培养皿等。操作方法:以左手提着蛇的颈部,同时让蛇身自然地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务求减少对蛇身的刺激,以防止其扭动。右手把取毒工具送人毒蛇口内,让其咬住取毒工具,毒液便从毒牙滴出,待停止排毒后,再取出取毒工具。如不排毒,可用另一手的拇指、食指顺着毒腺由后向前适当挤压,直至蛇毒基本排完为止,然后再换另1条蛇。对从野外捕捉回来的蛇,需在室内放置1夜以后方可进行首次采毒。如果1人操作不方便,特别是初学者最好2个人共同配合来完成。

(二)咬膜皿法 本法取毒工具是玻璃膜皿,系一种特制的圆形小玻璃皿。玻璃皿的口上牢固地绑盖着一层透明而具有一定弹性的尼龙薄膜,玻璃皿底部的一边连接一个末端封闭的玻璃管,玻璃管略为弯曲向上与玻璃皿底部约至120度左右的倾斜度,皿底略向管口倾斜。玻璃管主要用以盛集从玻璃皿内流人的毒液,又可以作为取蛇毒时的把手,沿着玻璃Ⅲ的环口边缘有一条稍微向内凹陷的浅沟,以便能牢固地固定于尼龙薄膜上。此外,玻璃皿面的大小,皿边的高低,边角的倾斜度等均务求与毒蛇口形相符。如供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等取毒的玻璃皿,一般应大于银环蛇、竹叶青等的取毒皿,其皿边的高度及边角的倾斜度亦相应地有所增加。又因五步蛇及蝰蛇等毒蛇的毒牙较长,故其取毒皿皿边应更高一些才能适用,否则会影响取毒量,甚至会折损毒蛇的毒牙"

本法取毒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左手提蛇,让蛇身自然地放置在工作台皿上,右手握着玻璃膜皿的管部,皿口向上,将皿边轻放蛇嘴,当蛇张口之际,顺势将玻璃皿送入蛇口,内,并尽可能深入达到蛇的口角处,待毒蛇紧咬玻璃皿,毒牙咬穿尼龙薄膜,即可看到有毒液流人玻璃皿中。待毒液排完为止,然后再稍为扭动一下管子,促使毒蛇把口松开,这时可顺势取出玻璃膜皿,这样整个取毒工作即可告终。

咬膜皿法取蛇毒的优点是:(1)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2)可避免毒蛇咬器皿时损坏口腔粘膜,从而减少口腔炎等疾病的发生;(3)减少取毒时毒蛇口腔内的微生物、脱落的上皮组织、粘液、牙龈损伤时流出的血液、泥砂及其它杂物对毒液的污染,能保证蛇毒干净无杂质。但是亦有不足的一面,就是玻璃膜皿需要特制加工,市场上不易买到;毒牙已脱落的毒蛇难于使用本法取毒。目前国内能生产咬膜皿的单位有广西医学院蛇毒研究室等,各专业户需要购买者可直接与该单位联系解决。

(三)减压咬膜皿法 本法是由咬膜皿法改良而来的。只是在带有侧管小漏斗的上口绑盖一层塑料薄膜,漏斗底通过橡皮塞与离心管相连,漏斗侧管经橡皮管接于水泵上。取毒前,打开水龙头抽气,使装置系统内面形成负压(负压大小可调节水速大小或于水泵与漏斗间接上三叉管,用螺栓来调节),取毒操作方法与咬膜皿法相似。对于毒量少且毒液比较粘稠的蛇毒,采用此法取毒比较适宜。但应用本法取毒几次后,塑料薄膜孔隙逐渐变大,减压效力下降,必须重新更换薄膜方可使用。对毒牙粗大的毒蛇不宜用本法取毒。

(四)挤压取毒法 左手握紧蛇颈部,放低蛇头,然后用右手的食、拇两指在两侧毒腺部位由后向前推动挤压,毒液即能从蛇的毒牙流出。在取毒时必须小心将蛇头对准盛毒容器,使流出的毒液全部收集在盛蛇毒的玻璃管中。取蛇毒的持续时间可直至无毒液挤压出来为止。   本法优点是比较简便,易于操作,对毒牙已经脱落的毒蛇也可采用此法取毒。其缺点是不够安全,如一不小心有被咬伤的可能;且蛇毒常有被污染或混入杂质的可能,使蛇毒质量不够纯净。

(五)研磨取毒法 将毒蛇麻醉或处死后,小心将毒腺摘出,然后将其与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研磨后,经过离心沉淀,再进行提取蛇毒的各种程序,这种方法较复杂,目前很少使用。

此外,尚有用特制的电极刺激毒蛇的毒腺部位,促使其排毒。但此法对蛇体影响较大,此方法也很少采用。

三、采蛇毒的注意事项

(一)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谨慎,每次操作时至少要有2个人以上,以便互相照顾,避免发生意外。操作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和橡皮手套等。特别是在刮取干毒的过程中更须注意,以免干毒粉末侵入呼吸道引起中毒。制备或称取干毒时,应在关闭好门窗的室内进行,以免干毒粉末到处飞扬。操作人员的手不能有伤口,若有伤口一定要戴上橡皮手套。工作室内及工作场地不准有闲人出入,同时须备有蛇伤急救药品,一旦被蛇咬伤或发生中毒,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二)取毒的注意事项 有如下五种:

1.取毒季节以5-10月份最适宜,其中又以7-8月份排毒最多。每次取毒间隔时间,短则半月1次,最好是1个月采毒1次,频繁的取毒会影响蛇的健康。为了取得较多的蛇毒,在取毒前的1星期,只供水不投食物,取毒之后,因蛇毒已经排空,消化液不足,应等3-4天之后才投料。

2.在集中关养毒蛇期间,每天必须进行数次安全检查,如发现蛇笼或蛇场有破损之处,应及时加以更换或修补,并随时清点蛇的数量,一旦发现蛇数量减少,应及时找出原因,当机立断,及时给予处理解决,以防万一。如因蛇箱或蛇笼破损造成毒蛇外逃,必须立即寻捕归笼;如出现有蛇吃蛇现象,应将吞吃同类蛇的大蛇检查出来,进行另行关养;如系天敌侵害,则须加强防备措施。发现死蛇或病蛇,应立即取出或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其它健康蛇。   3.取毒时,用手抓蛇颈部时松紧程度要合适,如果过紧,则有碍毒蛇的咬皿动作,并可能使蛇窒息,造成死亡;抓得过松则有被蛇咬伤或逃跑的危险。总之,采毒时要尽量减少对蛇的不良刺激,使蛇有舒服感觉,这样才能增加排毒量。

毒蛇每次排毒量的多少是与季节,蛇的大小及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的。某研究部门对产自浙江和江西的250条(体重500-1500克)五步蛇的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每条蛇排毒量约为159.5毫克。福建大蛇园对7年中先后饲养约35条福建北部产的五步蛇(平均体重711克)排毒量平均每条约203.4毫克,最高1次排毒量达542.4毫克,与其它几种毒蛇比较,五步蛇的排毒量较高(表5-1)。

4.取完毒液后应立即将毒蛇放入蛇笼或蛇箱里。但在人笼时,务必先放蛇身,然后再把头扔进去,以防松手时毒蛇会转头咬伤人。

5.玻璃膜皿上绑盖的薄膜,切勿使用含硫的橡皮或易脱色的薄膜,以免因杂质脱落而污染蛇毒。同时毒液要保持清洁,切勿染上灰尘和泥沙,如有毒蛇毒牙掉进蛇毒内要及时取出,毒蛇口腔有炎症时不能挤毒,以免脓血污染毒液,影响蛇毒的质量。   四、蛇毒的生化成分及干毒制备

新鲜蛇毒是一种略带腥味的粘稠液体,在室温下只要放置24小时,就会发生腐败,变质变臭;放置在冰箱中最多只能保存2-4星期。但经过制备所得的干蛇毒则可保存数十年之久,所以蛇毒必须制成干品后才能长期保存。那么,蛇毒的生物化学成分是什么呢,

(一)蛇毒的生化成分 不同蛇种,其蛇毒的生化组成和毒理性质各有差异,但是同属的蛇毒其化学成分仍是基本相同的。

1.蛇毒一般特性 蛇毒系一种蛋白质混合物。新鲜毒液因蛇种不同,所呈的颜色亦不同,如五步蛇毒为无色液体;眼镜蛇及蝮蛇毒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振摇时易起泡沫,呈弱酸性,有特殊腥味,含水量65-8096,比重为1.03-1.06,常温下易失活,置冰箱中一星期后有部分失去活力。由于蛇毒系多肽、蛋白质、酶类物质,所以遇重金属离子、乙醇、酚类物质时,立即产生沉淀;高温环境产生絮状沉淀;遇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还原剂(亚硫酸钠)、强酸、强碱等易被破坏,亦易被蛋白水解分解;紫外线照射也能使蛇毒失活。经甲醛处理后使毒性失掉,但仍保持其抗原性,或变成类毒素。因此,在吸取蛇毒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特性,以免使蛇毒遭受破坏而失性;另一方面,当人被毒蛇咬伤后,也可根据蛇毒这些特性,进行积极的抢救和处理,会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2.毒性成分 一旦被毒蛇咬伤,会使人致于死命的是蛇毒中所含的各种毒素,其中包括神经毒素、血循毒素以及各种毒素酶等。

(1)神经毒素: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的毒液中。眼镜蛇、蝮蛇亦含有此毒素。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由15-18种氨基酸,由61-74个氨基酸数所结合而成的肽链。其中最主要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基酸,但亦含有半胱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成分。

(2)血循毒素:血循毒素主要存在于五步蛇、竹叶青等蛇毒中,眼镜蛇、蝮蛇亦含有此毒素。血循毒素的种类很多,成分亦十分复杂,其中以心脏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最广泛,危害性也最大。心脏毒素的成分是由15-17种氨基酸、60个氨基酸链所组成的碱性多肽,分子量为6000-7000个。

(3)凝血毒素:主要存在于五步蛇、蝮蛇及竹叶青等毒蛇中。凝血毒素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一种叫类凝血酶或凝血酶一样的酶。此酶能直接催化纤维蛋白原分子中的特定部位,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4)其他蛇毒酶:现已查明,蛇毒中含有的毒性酶不下25种,其中主要的有卵磷脂酶A,、蛋白水解酶、胆碱脂酶、透明质酸酶、三磷酸腺苷酶、磷酸二脂酶、抗胆碱脂酶、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肽链内断酶和5-核苷酸酶等。因这些酶对蛇伤诊疗关系不大,故不一一赘述。

(二)干蛇毒的制备方法 有如下几点:

1.真空干燥法将冷藏的新鲜蛇毒移入真空干燥器内。妥当放置、密封后即可开动抽气装置进行抽气,同时在干燥器中放入干燥剂(如硅胶、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等),并在其上面铺上一层纱布。干燥剂的数量一定要足够,否则蛇毒中的水分蒸发不尽而影响蛇毒质量。

在抽气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容器里的蛇毒液蒸发的情况。随着水分的蒸发,毒液渐变成粘状物,易产生气泡,此时要调节抽气开关,防止气泡外溢。如发现气泡向容器外溢出,必须立即关闭活塞或停止抽气,待容器内气泡逐渐消失以后,再继续进行抽气。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容器内的毒液开始凝结成固体状态,再继续抽至真空,然后关闭活塞停止抽气。在真空状态下,蛇毒需在原装置里继续静置14-24小时,,力求使蛇毒中的水分完全被蒸发,使蛇毒变成鳞状小块或大小不等的松脆的金黄色透明颗粒为止,即成干燥的粗毒。将粗毒装入密封消毒无菌容器中,在干燥、避光、防潮的条件下保存备用。,2.真空冰冻干燥法将整个真空干燥器放置在一个较大的特制桶内,桶底及干燥器周围均堆满冰块。在制备过程中,先将蛇毒按前述方法进行抽气真空干燥。亦可将蛇毒先放置入冰箱内预冻数小时,待冻成块状后,再移入真空干燥器内进行干燥。

3.低温真空冰冻干燥法冷却剂为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此法比较精密,更能保证蛇毒的质量。但是此种方法要求操作技术较高,而且要有很高尖的设备,所以只能在较大的研究单位方能使用。

(三)干蛇毒的保存 干蛇毒吸水性强,不耐热,在高温、潮湿、阳光的影响下,均易变质失去酶的活性。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才能长期保存:

1.妥善盛装将干燥冰冻好的蛇毒用锋利的小刀从干燥器内刮下,装入清洁消毒过的玻璃管或小瓶中盛装。

2.低温冷藏将盛装好的干燥蛇毒用蜡或将管口熔化封好,存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或冰箱内冷藏。

3.避免光线照射盛装的器皿上一定要标上蛇毒的名称、采毒日期、批号,为了避免光线照射,外面最好使用金属有色纸或锡箔避光。

4.防潮防湿为了长期保存备用,最好每隔一段时间(一年左右)再次进行真空干燥一次,以免回潮影响蛇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