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浏览过的商品

关于建盏的油滴和曜变

发布日期:2016-08-25

 武夷山特产|武夷山特产网  欢迎访问新站点!点击上面图片访问!

 

-----------------------------------------------------

建盏除纯黑釉以外,最受人称道的是兔毫斑盏、油滴斑盏及曜变斑盏。“油滴”一词并不见于我国宋、元、明、清文献中,说明此词很可能是由日本传入我国,而且是较晚的事。

传世及出土的鹧鸪斑建盏可谓凤毛麟角,说明其烧成纯属偶然。这也恰恰说明为什么真正的宋代建窑鹧鸪斑盏的外底不见刻有“供御”二字,因为窑工在烧成前并不知道哪件茶盏会出现鹧鸪斑。

我们可以推断,曜变实际上是特殊的油滴。油滴盏是建窑工匠在偶然中烧成的,曜变盏更是偶然中的偶然,故愈显珍贵。

建窑是我国宋代南方著名的瓷窑,它以烧造适应当时社会点茶、斗茶需要的黑釉茶盏而闻名于世。建窑茶盏最美妙之处在于其釉中变幻莫测的结晶斑纹。绀黑如漆的黑釉挂得较厚,盏外壁施釉不到底,底部露胎。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致使釉层自上而下逐渐变厚,口沿内外釉层最薄,呈深褐色或赭黄色,盏内底及外壁下部釉层最厚,外壁釉层流淌成泪滴状。建盏除纯黑釉以外,最受人称道的是兔毫斑盏、油滴斑盏及曜变斑盏。

兔毫斑釉是建盏最为流行的釉,在黑色釉面上呈现竖向丝缕状的自然结晶斑纹,细密如兔毛, 因而有“兔毫斑”或“兔毛斑”之称。关于建窑兔毫盏,宋代文献多有记载,如蔡襄(1012-1067 年)《试茶》诗:“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令人对兔毫盏亦无争议,在此不必赘述。下面着重谈一下油滴盏和曜变盏。

“油滴”即宋代文献所称之“鹧鸪斑”。据考证,“油滴”一词最早见于15 世纪中叶的日本古籍,如成书于长禄三年(1459 年)的《荫凉轩日禄》中已有“油滴”之称。成书于16 世纪初的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认为“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第二重宝”,“油滴在数量上比曜变更多见于世”。“油滴”一词并不见于我国宋、元、明、清文献中,说明此词很可能是由日本传入我国,而且是较晚的事。其实,我国宋代文献中所说的“鹧鸪斑”,即日本古籍中所说的油滴。

由于今人对鹧鸪斑盏争议较大,故笔者欲略加详说。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建窑鹧鸪斑盏文献是五代末至北宋初人陶谷(903-970 年)撰写的《清异录》一书。该书卷二“禽名门三十事”之“锦地鸥”条曰:“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曰:“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此后,宋代有许多文人留下赞美建窑鹧鸪斑的诗句。如黄庭坚(1045-1105 年)的“建安瓷碗鹧鸪斑”、“纤纤棒,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诗僧惠洪(1071-1128年)的“盖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需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瓯绞刷鹧鸪斑”。陈蹇叔的“鹧斑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上述记载充分证明建窑鹧鸪斑盏的存在。但其真实面目究竞如何,明清以来,人们对此多有争议,至今未能达成共识。如清乾隆时朱琰撰《陶说》,认为“鹧鸪斑即兔毫盏”。晚清寂园叟撰《陶雅),则认为“兔毫盏即鹧鸪斑,第鹧鹄斑痕宽,兔毫针瘦,亦微有不同”。今人对鹧鸪斑的看法亦有几种,一是否定宋代建窑烧造过鹧鸪斑盏,认为鹧鸪斑是宋代吉安永和窑(吉州窑)的独特风格,理由是建窑遗址没有发现这类标本。二是认为鹧鸪斑盏即建窑的油滴盖,即在黑色的釉面上分布大大小小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斑点,颇似鹧鸪鸟胸前羽毛上的斑纹。三是认为鹧鸪斑即窑址出土的那种“在有光泽的黑釉透蓝的底釉上流淌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色釉彩”的建盏。四是认为鹧鸪斑盏即1988 年在建窑遗址区内发现的那种在黑釉上人为施加白釉斑点的器物,这种器物的外底有阴刻的“供御”二字。笔者赞同第二种看法。因为鹧鸪鸟胸、背、尾部的斑纹虽不尽相同,但最能代表其特征的却是胸前大面积的白色斑点,而且宋代以鹧鸪斑命名的其他物品所据亦是鹧鸪胸前的斑点特征。如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曰:“鹧鸪斑香亦得之于海南沉水蓬莱及绝好笺香中,槎牙轻松,色黑褐而有白斑点,点如鹧鸪臆上毛,气尤清婉似莲花。”建盖之中与鹧鸪鸟胸前斑点特征相符合者只有所谓的“油滴盏”。至于窖址出土的那种在黑釉上人为施加白釉斑点的建盏标本,当是模仿鹧鸪斑的作品。传世及出土的鹧鸪斑建盖可谓凤毛麟角,说明其烧成纯属偶然。这也恰恰说明为什么真正的 宋代建窑鹧鸪斑盏的外底不见刻有“供御”二字,因为窑工在烧成前并不知道哪件茶盖会出现鹧鸪斑。正是由于鹧鸪斑盏的烧成难度大,而且不能人为控制,偶然出现的几件作品又深受人们喜爱,所以才出现在黑釉上施加白釉的仿鹧鸪斑作品,这种古代陶瓷仿品很容易烧造,于是窑工们便在外底刻上“供御”二字,用来进贡。

虽然完整的传世鹧鸪斑建盖均收藏于日本,但在建窑遗址发现这类标本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早在1960 年对福建建阳水吉镇芦花坪窑址发掘中已有发现,只不过数量太少,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86 年和1989 年,文物工作者又先后在该窑址发现两片标本。1996 年笔者应邀参加1996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建阳年会期间,又见到芦花坪窑址出土的一片更为典型的油滴盖标本。这是一件束口盏残片,约为全盏的四分之一,口、足均有保留,可测得盏高5.5 厘米,口径9.8 厘米,足径4.4 厘米。胎、釉自上而下均逐渐变厚,口沿处釉最薄,呈紫褐色,底部胎厚0.8 厘米,内底积釉厚0.4 厘米,内外黑色釉面上均有银白色斑点,内部斑点稀疏,外部斑点较密。内部银白色斑点的周围有稀疏的发晕彩的小点。此件标本所显示的盏的造型、胎、釉及斑点特征,均与上述被日本定为国宝的宋代建窑油滴盏相似。这就进一步证明,宋人所说的建窑鹧鸪斑盏是存在的,是不容质疑的。

“曜变”属于特殊的“油滴”。“曜变”一词不见于中国古籍,1363 年日本古籍《佛日庵公物目录)中有“汤盏一对,窑变”的记载,有研究者认为这里的“窑变”即指建窑的“曜变”。而成书于16 世纪初的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明确记载有建窑曜变盏,并称之为“世之至宝”。虽然迄今为止在建窑遗址尚未发现曜变茶盏标本,但通过对传世建窑油滴盏及窑址出土标本进行仔细现察,可以发现有些油滴的周围焕发有晕彩,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曜变实际上是特殊的油滴。油滴盏是建窑工匠在偶然中烧成的,曜变盏更是偶然中的偶然,故愈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