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浏览过的商品

鉴别常见毒蛇咬伤

发布日期:2014-03-25

 武夷山特产|武夷山特产网  欢迎访问新站点!点击上面图片访问!

 

-----------------------------------------------------

 确定为毒蛇咬伤后,必须进一步明确诊断时被何种毒蛇咬伤,这对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采用抗蛇毒血清(单价)治疗时,由于抗体的特异性,更须进一步加以仔细鉴别。只根据牙痕的形态尚不足以区别为何种毒蛇咬伤,必须结合病历、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加以综合分析;还应根据各种毒蛇的分布地区、生活习性来具体判断。一般说来,在具体的分布上,平原地区首先应考虑为蝮蛇;丘陵山地、水域附近多考虑金环蛇和银环蛇;丘陵地区多考虑眼镜蛇;开阔的田野要考虑蝰蛇;丘陵山区、林木间或灌木丛处多考虑竹叶青和烙铁头;山区和丘陵林木阴湿处或山谷间多考虑五步蛇;山区林间、水边、岩缝处多考虑眼镜王蛇;海边或打捞上来的混杂在鱼中的多考虑海蛇。另外,清晨或黄昏被邀多考虑蝮蛇;夜间多考虑银环蛇;白天多考虑眼镜蛇。还可根据各种毒蛇的生态和活动规律及被咬时间,亦对确认何种毒蛇咬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10种主要毒蛇形态和生态情况比较见表22。

表22   我国10种主要毒蛇形态和生态情况比较表

毒蛇名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活动规律 食性 生殖 毒牙牙龈间距(厘米) 毒性 

银环蛇 体被黑白横纹相间,白色横纹较黑色窄;背面中央一行鳞片扩大,尾尖细较长 平原、丘陵或山脚近水之处 多在夜间活动 鱼、蛙、蜥蜴、蛇及鼠类 卵生 0.8~1.5 神经毒为主 

金环蛇 通身有几乎等宽的黑黄相间的环纹;被中央一行鳞片扩大,背脊隆起呈脊棱,末尾端短而圆钝 丘陵山地或水域附近 多在夜间活动 鱼、蛙、蜥蜴、蛇、蛇卵、鼠类 卵生 比银环蛇较大 神经毒为主 

眼镜蛇 体背黑色或黑褐色,颈背部白色似眼镜样的斑纹,体尾有黄色横纹10多条,颈部能膨扁发出“呼呼”声 丘陵山地、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 白天活动 鱼、蛙、鼠、蜥蜴、鸟及鸟蛋 卵生 1.1~1.9 混合毒 

眼镜王蛇 与眼镜蛇相似,但躯体大,颈部没有白色斑纹,颈部膨扁,颈背有“八”字形白斑,顶鳞之后有一对大的枕鳞,能“呼呼”作响。 高山林木、水旁,岩缝及树洞中 白天活动 蛇类、蜥蜴等 卵生 不少于1.9

  混合毒 

蝮蛇 体背浅褐色或红色,有2行深褐色圆斑,或由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色斑点,腹面灰白或灰褐色,杂有黑斑

  多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或田野上 早晚活动为主,耐寒性强 鱼类、蛇类、蜥蜴等 卵胎生 0.6~1.2 混合毒 

蝰蛇 体背棕灰色,头背有3块圆斑,体背也有3个纵行大圆斑,腹面茭白色,有3~5行近于半月形黑棕色斑 开阔的田野,或在龙舌兰和仙人掌等植物下 日夜都有活动 鼠、鸟、蛇、蜥蜴及蛙等 卵胎生 0.8~1.3 血循毒为主 

五步蛇 头呈明显三角形,吻端尖,向上翘起,体背黑棕色或棕褐色,正中有一行20多个方形的大块斑,尾短且末端尖长,形成角质硬刺 山地、树木、林带、岩隙间、山路边或草丛中 早晚活动,常遇阴雨天出现 鼠、蛇、鸟、蜥蜴、蛙类等 卵生 1.5~3.5 血循毒为主 

烙铁头 头部呈明显三角形,颈细,形如烙铁,头背是小鳞片,体细长,尾长而末端细,有缠绕性,体背面淡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一行暗紫色波纹状,腹面浅褐色 丘陵、山区、灌木、溪边、竹林或住宅住宅附近 多在夜间活动 鸟、鼠类 卵生 0.8~1.4 血循毒 

竹叶青 头部呈明显三角形,颈细,头背均有小鳞片,眼红尾焦,体绿色,有白色、淡黄或红白色侧线,尾较短,有缠绕性 丘陵山区溪边及草丛灌木中 早晚活动为主 鼠、鸟、蛇、蜥蜴、蛙类 卵胎生 0.5~1.2 血循毒为主 

海蛇 尾侧扁,鼻孔朝上,具有鼻辫 海水中 趋光性 鱼类 绝大部分为卵胎生   神经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