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特产|武夷山特产网 欢迎访问新站点!点击上面图片访问!
-----------------------------------------------------
谢昕 谢道华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争奇斗艳的时期,也是闽北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以生产黑釉器“建盏”(俗称“兔毫盏”)为代表的建窑异军突起,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誉海内外。然而,这一举世瞩目的瓷坛明珠仅经历一朝繁荣即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尘封六、七百年。
一、窑址概况
建窑窑址座落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池中村一带;北距水吉镇约5千米,西距建阳市约33千米,南距建瓯市约50千米。窑址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池中等处,方圆十余里,瓷片、匣钵等堆积如山,俯拾即是。窑址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历史上水吉曾属建瓯辖地。建瓯,宋以前称“建安”、“建州”,为州郡所在;南宋时期设“建宁府”;治所均在今建瓯市(驻地为芝城镇)。民国时期,水吉一度作为特别区,1940年设县。1956年水吉县撤销并入建阳县。历史上窑因处建州、建宁府辖地而得名,后因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又有“水吉窑”、“瓯宁窑”等称呼。又由于建窑以生产黑釉瓷器见长,故又有“乌泥窑”等称呼。历史上有的学者误以为窑址原在建瓯,后来搬到水吉,结果以讹传讹,现代的一些著作或文章中还在采用,实为大缪。
1985年,建窑被福建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盏黑瓷的艺术魅力
建窑初创于晚唐五代时期,其产品为青瓷。两宋时期是其鼎盛时期,主要生产黑瓷,其产品主要为碗,俗称“建盏”,流传海内外,影响广泛。建窑也因此奠定了其历史名窑的地位。建盏造型古朴简单,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别。但其黑瓷釉色变幻无穷。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装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有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建盏的黑,不是一片傻黑,而是犹如夜空或深潭一样沉静的黑;黑釉中呈现的各种神秘斑纹,更是使人感到非人的力量所能达到,而是“窑神”的杰作。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釉在高温中易于流动,故有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与那些过于精致谨慎的器具相比,更带有一种粗率自然的亲切感,更能触发人们的无穷遐想。沉稳中多了几分灵动之美,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建窑黑瓷玻化的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剌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宋代是一个理学文化主导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平静柔和的心绪意境。建窑的黑釉瓷器所散发出的端庄而略带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代的审美意识。
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呈现多种纹理,大致可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等类。此外,近年也发现少量描金装饰盏,内容有“寿山福海”、“福绿寿喜”等吉祥语和“岁寒三友”、兰花等花草树木,与武夷山遇林亭窑址生产的同类产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乌金釉:这是建窑黑瓷较典型的釉色,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建窑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兔毫釉:兔毫是建窑最典型且产量最大的产品,以致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所谓“兔毫”,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兔毫”一词在宋代文献中也已濒繁出现,如蔡襄的《茶录》中说:“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记载道:“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等。由于“窑变”等因素影响,兔毫形状既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别,颜色还有金黄色、银白色等变化,俗称“金兔毫”、“银兔毫”等。文人墨客以大量的诗文赞颂它。蔡襄在《试茶》中赞道:“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黄庭坚(1045—1105)在《满庭芳·茶》中也赞道:“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杨万里(1127—1206)在《以六一泉煮双井茶》诗中也赞道:“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
油滴釉: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缭乱。油滴也是一种结晶釉,烧成难度较大,成品率低,传世或出土很少。在日本的文献记载中,“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名贵瓷品。在现代收藏界,“油滴”也是建盏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
鹧鸪斑:鹧鸪鸟为闽北山区常见的鸟类。“鹧鸪斑”一词在宋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如陶谷《清异录》中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祝穆的《方舆胜览》中也载到:“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黄鲁直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僧惠洪诗中也写道:“点茶三味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陈蹇叔也在诗文中赞道:“鹧鸪碗面云紫宇,兔毫瓯心雪作泓。”可见,宋代建窑不仅生产鹧鸪斑,而且也充分得到了文人雅士们的首肯。但怎样的建窑黑釉纹理才能称得上“鹧鸪斑”呢?目前陶瓷界争议很大。有的学者认为,“油滴”就是“鹧鸪斑”;也有的学者认为,以往研究者称为“珍珠斑”的釉面品类就是“鹧鸪斑”;还有的学者将“珍珠斑”列入“正点鹧鸪斑”,而将油滴列入“类鹧鸪斑油滴”,曜变则命名为“类鹧鸪斑曜变”。也有的学者认为,“鹧鸪斑”是江西吉州永和窑的风格,《清异录》记载的“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应为永和之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有关专家研究,鹧鸪鸟的羽毛通体有二大主要纹理,其背部为紫赤相间的条纹,而胸部则为“白点正圆如珠”,因此,建窑出土的“珍珠斑”应是宋代文献中的“鹧鸪斑”。此类斑纹比“油滴釉”更富有立体感。笔者赞同这种观点。目前,完整器传世或出土甚少;此类产品器底多刻有“供御”铭,应是进贡宫廷的御用茶盏。鹧鸪鸟为闽北山区常见的鸟类,上述胸部“白点正圆如珠”者应为雄性鹧鸪鸟,而雌性鹧鸪鸟的羽纹则是黑白(灰或浅黄)相间的条纹。目前,日本尚未发现有此类传世品,故其文献中未见此类名称也就不足为怪了。
曜变:所谓“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浅黄色圆点,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彩虹般的曜眼光芒。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方向的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金光。仿佛置身于浩荡宇宙之中,周围是无数璀璨的繁星,令人心驰目眩。由于“曜变”烧成难度极大,故传世甚少,仅日本国收藏四件,其中三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尤以静嘉堂收藏的最佳,号称“天下第一宝碗”。
杂色釉:由于建窑黑釉器系“窑变”所致,故釉面纹理变化多端,除上述五大类釉面纹理之外,还有一些杂色釉,如柿红色、赤红色、酱釉(酱绿釉、酱黑釉、酱黄釉)等。而有的文章中提到的“灰白釉”、“芝麻花”、“结晶冰花纹”、“龟裂纹”等杂色釉,笔者认为都是火候不够高的次品(生烧或半生烧品)。建窑黑釉器必须在1300℃左右的高温中方能烧成正品。
三、建盏兴衰之浅见
两宋时期,建窑的杰出成就表现在变幻莫测的黑釉瓷器上。尤其是到了北宋中后期至南宋中期,上自宫廷皇室、下至布衣之家,对建盏都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彩色也。”清代朱琰《陶说》也说:“宋时茶尚撇碗,以建窑兔毫盏为上品”。建盏还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宋末元初,建窑黑釉瓷趋于衰落以至停烧,其中原因颇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探求:
1、同类窑场的竟争
由于建盏广受社会的喜爱,所以全国各地竞相仿制。据有学者统计,福建本省的武夷山、邵武、南平、福清、宁德、三明、宁化等二十多个县(市)及省外的江西、四川、重庆、河南、山东等众多省(市)都有生产黑釉瓷器,市场竞争激烈。其中省内的武夷山遇林亭窑、福清东张窑,省外的江西吉州窑、重庆涂山窑等窑厂生产的黑油产品均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日本的濑户等地也仿制建盏黑瓷,当地人称“濑户烧”。
2、饮茶习俗的改变
中国的饮茶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时代以来已十分盛行,特别是在有唐一代的“大唐盛世”背景下,更加蓬勃发展起来。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列举的茶具就有二十多种。入宋以后,此风尤盛,宋太宗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地方向朝廷贡茶,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就是要贵贱有别。当时以福建建安(今建瓯)所贡之茶为最佳,因其产地凤凰山一带称“北苑”,故又称为“北苑茶”。北苑茶以龙凤团茶(用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饼茶)著称,这种龙凤团茶在当时极为珍贵。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督造皇家专用的“龙凤团茶”。
宋时最为流行的是“斗茶”。斗茶,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本是民间审评茶叶质量和比试点茶技艺高下的一种茶事活动。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又叫“斗茗”、“茗战”;始于唐朝,一说始创于广东惠州,又一说是以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唐称“茗战”,宋呼“斗茶”,名异而实同,都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传入宫内之后,畅行一时。宋徽宗就在《大观茶论》中大肆鼓吹斗茶之妙,因而,斗茶之风盛及一时,并迅速风靡全国。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中一种高雅的活动,被寓为“盛世之清尚。”
宋代“斗茶”讲究生活情趣,追求喝茶意境!从斗中找到乐趣,从斗中释放自我。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就形象生动地描绘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春暧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北苑将期献太子,林下英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人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玑满头归。”
宋人斗茶已到了狂热的地步。盛行于宋代朝野的斗茶之风,极大地促进了茶艺的发展,把建盏推向了一个历史的巅峰。
“斗茶”之法除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同时对茶具也十分讲究。《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样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家们都对黑釉茶盏(碗)情有钟爱。且建盏造型别致,边薄底厚,胎骨厚重、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最适合“斗茶”。
斗茶之风在宋徽宗时期达到极盛,此后仍盛行很长一段时间。而随着元朝蒙古帝国的建立,游牧民族饮茶习俗的不同,元代饮茶之风由茶末点茶变为煎茶,更由于元代统治者不喜欢这种过于精细委婉的茶文化,传统的斗茶方式遂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龙凤团茶亦走向末路,建盏也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淡出历史的舞台。
建盏因“斗茶”而兴,也因“斗茶”而衰,真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3、其他瓷器品类的竟争。
由于景德镇创烧的影青瓷器等新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对黑釉瓷器的市场销售也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4、审美意识的改变。
宋代是一个文化理学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平静柔和的心绪意境。建窑的黑釉瓷器所散发出的端庄而略带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时的审美意识。
而由于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对于白色,蒙古族不因其过于素冷而感到不适,却因其纯白、洁净,作为象征本民族始祖和崇拜的天神的形象。所以与之相反的黑色则不为普遍接受,甚至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元朝时期,建窑的黑釉瓷器也因此不受统治阶级的尊崇和社会大众的认可。
蒙古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在建立庞大的元朝帝国之后,他们不仅打败了汉人统治的宋朝,而且蒙古铁骑曾一度攻打到多瑙河畔,使中国的版图达到了历史上的极至。从民族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看,宋朝所尊崇的黑色这种神秘色对于他们已不再显得那么神秘。因此,黑釉瓷器在元朝时期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综上所述,建窑的兴衰基本是随着朝代更替而转变的。这印证了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反映这一原理。所以,对建窑黑釉瓷器兴衰的探索,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尤其是宋元时期社会的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武夷山土特产网 武夷山特产网 513TC.com @ 201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